跳到主要內容區

📢【防詐宣導專區】警惕「無卡分期付款」詐騙陷阱!

📌 一、背景說明
112年10月,媒體揭露中部某大學多名學生遭「無卡分期付款」詐騙,內政部警政署與教育部召開第33次定期聯繫會議後,決議加強校園宣導,以防學生受害。

📌 二、常見詐騙手法:無卡分期詐騙
詐騙集團藉由學生法治觀念與金錢觀薄弱,以「幫助賺取佣金」或「協助代償貸款」為誘因,引誘學生申辦貸款購買3C產品,並將產品轉交詐騙者後遭棄單,使學生背負龐大債務。

🧾 詐騙流程簡述:
詐騙者聲稱可「代償貸款」、「幫忙賺佣金」
利用「無卡分期付款」機制誘騙學生貸款購買電子產品
要求學生轉交手機或筆電後即逃逸
學生淪為貸款責任人,蒙受鉅額財務損失

📌 三、實際案例說明(摘錄判決資料)
學生被誘導以自己或家長名義申辦貸款並偽造文件
詐騙者僅繳付數期貸款後逃逸
被害學生最終需自行負擔未清貸款債務
部分學生因偽造文件涉入偽造文書罪,遭檢方緩起訴處分

📌 四、關鍵話術與詐術分析
詐騙者常用話術包括:
「只要申辦貸款、手機歸我,你就能賺5,000元」
「不用還錢,我幫你繳貸款」
「幫忙找朋友申辦還有佣金可以拿」
⚠️ 提醒: 無卡分期雖為合法融資方式,但若非自用,且貸款轉交他人即有風險,務必慎思!

📌 五、預防及救濟方式
✅ 預防措施:
教育單位應配合警方進行防詐宣導,針對學生族群滾動更新詐騙手法
家長、師長應提醒學生切勿輕信賺快錢的話術

📞 查證與求助管道:
資源 使用方式
☎️ 165反詐騙專線 撥打165諮詢可疑電話、訊息
💬 LINE官方帳號 加入「@tw165」,查詢可疑帳號、網站、電話
🌐 官方網站 165全民防騙網、CIB局長室臉書
📺 教育影音宣導 每週定期更新「防詐咖啡廳」影片、早安圖宣導素材,可供轉發

⚖️ 遭詐騙後的救濟:
可依民法第184條向加害人請求損害賠償
可於刑事訴訟中提起附帶民事訴訟
若不便報警,可洽地方政府消保官提供法律協助

📢 教育單位呼籲
請師長與家長多加提醒學生:
不要隨便替他人辦理貸款
不要輕信代為繳款或高額回饋的說法
遇有疑問,務必先查證與通報
👉 一起守護孩子的未來,防詐從你我做起!
瀏覽數: